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數位生活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盧沛樺╱台北報導】
瞄準企業年終加碼,上班族可能添購3C新行頭犒賞自己,不少業者祭出好康折扣;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提醒,隨3C配備蔚為風行,違反商品檢驗規定的商品也顯著增加,近幾年有逐漸取代傳統家電之勢。特別是「小資」時代,網購以更優惠的折扣吸引消費者,但不少廠商涉嫌逃檢,上架商品未依法經過檢驗,恐怕有安全上的疑慮。商品包括平板電腦、無線滑鼠、電源線組與多媒體播放器等。
根據標檢局公布101年違反商品檢驗規定商品及廠商資料明細,逾300件違規商品中約有3成屬於資通訊產品,常見違法事由即「未符合檢驗規定,即逕行輸入國內銷售」。官員解釋,資通訊產品在商品檢驗中屬「機電類」範疇,多數已有強制檢驗規定,但不少違法廠商通過網路販售,藉機迴避檢驗單位安檢,讓消費者的使用安全缺乏保障。
攤開報紙,去年底便有消費者投訴新相機帶出國用沒多久就故障,返台才發現該款相機曾遭廠商召修,向廠商申請理賠不成,平白蒙受損失;另外像外接硬碟晶片標示不實、中國製記憶卡卻標示為台灣製造、數位相框不符國家標準的電磁干擾檢測、行動電源疑似自燃等。官員指出,自從3C商品成為民生必需品後,加上這類產品生命週期短,廠商推陳出新快,違規商品及廠商大量增加,已成一大隱憂。
官員進一步解釋,大量興起的網購平台,降低交易門檻,更活絡C2C(買家之間)的交易行為,讓不肖廠商有逃逸現行檢驗程序的機會。根據去年的違規商品及廠商明細,不少就透過國內知名網拍賣場流通,YAHOO!奇摩拍賣、露天、PChome購物網站、123團購網等均榜上有名。至於遭查緝的違規商品,以平板電腦占大宗,其他還有滑鼠、行動電源、USB 充電器與多媒體播放器。
官員說,目前機電產品檢驗項目包括電磁相容與電器安規,後者多達27項測試,如溫升、輻射、觸電、電池爆裂、使用中是否產生異味等,強制檢驗的機電商品須通過所有測試,才會核發安檢標章。官員呼籲,民眾購買資通訊產品,一定要注意產品上是否貼有安檢標章,避免自身權益受損。
消基會副秘書長、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表示,消基會收到民眾相關投訴雖不多,但預料主因是資通訊產品複雜、知識門檻高,民眾面對機電產品出包,未必想到問題出在產品本身的瑕疵,建議民眾遭遇類似情形,向消基會或地方消保局申訴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Eyes Like Blank Discs - The Guardian'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'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.
asus筆記型電腦│小筆電推薦│筆電評比 - 筆電(NB)資訊情報站
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